
|
姓名: |
王燕霜 |
系别: |
机电系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轴承研究所所长 |
办公室: |
科研楼502 |
电话: |
18222641850 |
Email: |
hkd_wang_yan_shuang@126.com |
通讯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
|
教育背景: |
2003.03-200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 1996.09-1999.03 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 1990.09-1994.07 洛阳工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学士 |
研究方向: |
1. 轴承摩擦及润滑 2. 轴承设计 3. 机器人机构设计 |
课程教学: |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系统设计,弹性力学,摩擦学,机械优化设计 专业英语,接触力学,流体润滑理论 |
学术兼职: |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防锈润滑专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耐磨、减摩材料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主要学术成就、 奖励及荣誉: |
自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低温高速弹流摩擦特性试验机、轴承预紧力试验机、轴承滚动体及铆钉缺失在线检测系统、滑动轴承摩擦特性测试装置、卫星动量轮用轴承试验机等,为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寿命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型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控制技术”和“特大型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负游隙与摩擦力矩控制技术”,解决了大型风电轴承结构参数设计的问题,在中机洛阳轴承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轴承企业应用。 已经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及企业委托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共发表论文81篇,被SCI/EI收录43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鉴定17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 |
荣誉称号: |
[1] 中国轴承工业科技专家 [2] 天津市特聘教授 [3] 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 [4]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5] 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
|
[6]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 [7]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
科研奖励: |
[1] 王燕霜, 邓四二, 杨伯原, 苏冰, 许丽萍, 杨海生, 张耀强, 宋磊, 王恒迪, 张春阳,吴勇军, 李云峰, 刘万强, 南翔, 牛荣军,航空润滑油弹流流变特性测试系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2009 [2] 王燕霜,张黎燕,李航,李云峰,薛玉军,武燕,韩建海,杨建玺,张贝,袁倩倩,苗雨伏,特大型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承载能力及疲劳寿命控制技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2014 [3] 邓四二,王恒迪,王燕霜,李云峰,杜辉,郑学谱,杨海生,杨茹萍,刘万强,马伟,唐六丁,张春阳,董冠强,陈韬,李迎春,尹更新,轴承滚动体及铆钉缺失检测仪的研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2007 [4] 王燕霜, 张占立, 张耀强, 许军, 宋磊, 轴承预紧力确定方法的研究及其测试装置的研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省部级),2011 [5] 王燕霜,杨伯原.An Investigation into Grease Behavior in Thermal EHL Circular Contacts,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省部级),2010 [6] 王燕霜, 邓四二,杨伯原,杨海生.润滑油五参数流变模型的研究,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省部级),2010 [7] 王燕霜,邓四二.流变模型对航空润滑油拖动系数计算的影响,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省部级),2011 [8] 王燕霜,袁倩倩. 负游隙对特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省部级),2014 [9] 王燕霜,刘喆,祝海峰.轴连轴承温度场分析,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部级),2014 [10] WANG Yan-shuang, ZHANG Luo-ping,Yang Bo-yuan. The Development of a lubricant traction measurement system,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部级), [11] 2014王燕霜,邓四二.非牛顿特性对重载点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影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部级),2011 |
|
[12] 王燕霜,邓四二.非牛顿特性对重载点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影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部级),2011. [13] 王燕霜,邓四二.滚/滑接触中HKD航空润滑油拖动特性的试验研究,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部级),2011. |
科研项目: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高剪切率弹流摩擦特性试验的滚动轴承润滑脂流变特性及润滑机理的研究(51475143),2015.1-2018.12 (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低温环境下航天轴承裕油和乏油弹流摩擦特性及润滑剂流变特性的研究(51105131),2012.1-2014.12 (主持人) [3]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XX轴承设计仿真技术研究,2006.1-2012.12(主持人之一) [4] 国家十五二期重大科技攻关:卫星动量轮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的试验研究(MKPT-2004-51ZD/8),2005.01-2010.12. (主持人之一) [5]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基于视觉跟踪系统的智能波纹板焊接机器人(14ZCDZGX00803),2014.9-2016.3(主持人) [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高速铁路动车组轴箱轴承润滑脂摩擦特性及润滑机理研究 (16JCYBJC18900),2016.4-2019.3(主持人) [7]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项目:弹流润滑下高速轴承润滑脂摩擦特性及摩擦机理研究(124100510002),2012.1-2014.12(主持人) [8]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项目: 风力发电机用特大型四点接触球轴承摩擦学与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2011HASTIT016),2011.1-2014.7(主持人) [9]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长寿命发动机转子-轴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42102210110),2014.1-2016.12(主持人) [10]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特大型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负游隙与摩擦力矩控制技术,2008.4-2012.12(主持人) |
代表性论著: |
[1] 王燕霜,李刚.4116航天润滑油摩擦特性的影响因素[J].航空动力学报,2016年,31卷9期,2181-2187 (EI 20164202916186) [2] 王燕霜,李刚。特大型四点接触球轴承原始接触角的设计方法.煤矿机械2016年,37卷9(期),16-19 [3] Yanshuang Wang , Jiawei Cao.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cise static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pitch bearings based on static models considering clear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2015,100:209–215.(SCI收录,JCR一区,影响因子:2.481) |
|
[4] Wang Yanshuang, Cheng junwei, Cai yujun. Study on Low-Temperature Traction Behavior of a Space Lubricating Oil No. 4116. China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15, 17(3):111-116. (SCI收录,JCR三区,影响因子:0.388) [5] WANG Yanshuang, WANG Zhongmin1, CHENG Junwei, CAO Jiawei.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 Analysis on a Single-row Four Point Contact Ball Slewing Bearing. Advance in intelligence system research. 2015,2195-2200 [6] 王燕霜,袁倩倩。特大型四点接触球轴承沟曲率半径系数的设计方法。机械工程学报,2015,51(21):80-86. (EI收录:20155101700063) [7] 王燕霜,承军伟。航天轴承润滑油黏温特性及流变特性试验分析。轴承,2015,(11):39-41,63. [8] Yanshuang Wang, Qianqian Yuan. Static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Fatigue Life of A Double Row Pitch Bearing with Radial Inter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第228卷,第2期,307-316页,2014.(SCI收录期刊,JCR三区,影响因子:0.730) [9] WANG Yan-shuang, CAO Jia-wei and Li Hang.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pace Lubricating Oil No.4129 in Rolling and Sliding Contact,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 第16卷,第2期,79-83页,2014.(SCI收录,JCR三区,影响因子:0.388) [10] 王燕霜,李燕,曹徍伟,李璞,袁倩倩。一种锂基高速轴承润滑脂的弹流拖动及流变特性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第38卷(3):106-111页,2014.(EI收录期刊20143017975525) [11] 王燕霜,袁倩倩. 特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承载能力的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2014,50(9):65-70,(EI期刊20143118006078) [12] 王燕霜, 曹佳伟, 李航, 李璞. 滚/滑接触下一种航天润滑油4129摩擦特性及黏温特性研究, 兵工学报,35卷第9期,2014.(EI收录期刊20144500160867) [13] Yanshuang Wang, Pu Li, JiaWei Cao,Yan Li.The Elastohydrodynamic Traction of a grease LGLT2.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 第135卷,第3期,1-4页,2013.(SCI收录,JCR三区,影响因子:1.037) [14] Yan-shuang Wang and Qian-qian Yuan. 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 and static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large sizedouble row four-point contact ball bearing, Defence Technology, 第 9卷,第4期,229-236页,2013. |
|
[15] Yanshuang Wang,Haifeng Zhu.Quasi-Static Analysis on a Large-Sized Four Contact-Point Slewing Bearing with Negative Axial Play.Mechatronic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2013,307:219-222.(EI 收录20131116108149) [16] Yan Shuang Wang, Yan Wu, Hai Feng Zhu. Contact Stress Analysis on a Large-Sized Four Contact-Point Slewing Bearing with Negative Axial Play. Mechatronics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13, 307:223-226(EI收录20131116108150) [17] 王燕霜, 袁倩倩.负游隙对特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第48卷,第21期,110-115页,2012.(EI收录号:20125115822386) [18] 王燕霜,祝海峰,刘喆.轴连轴承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航空动力学报,第27卷,第5期,1146-1152页,2012.(EI收录号:20122715215167) [19] 王燕霜,武燕.变桨轴承空载摩擦力矩研究. 机械传动,2012(11):32-35 [20] WANG Yan-shuang, ZHANG Luo-ping,Yang Bo-yuan. The Development of a lubricant traction measurement system,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第23卷,第4期,516-520页,2011.(SCI收录,JCR四区,影响因子:0.776) [21] 王燕霜,刘喆,祝海峰.轴连轴承温度场分析.机械工程学报,第47卷,第17期,140-147页,2011.(EI收录号:20114214445392) [22] Yanshuang WANG. Determination of rheological parameters for several lubricants applied in the high-speed and high-pressure bearing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第56卷,1407-1411页,2011. (EI收录号:20112214023853) [23] Wang Yanshuang, Jin Ningning, Zhu Haifeng. Analysi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ed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Journal, 第481卷,980-985页,2011.(EI收录号: 20112914165843) [24] WANG Yan-shuang, LIU Zhe, ZHU Hai-feng. Heat generation of bearing,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Journal,第481卷, 962-967页,2011. (EI收录号:20112914165840) [25] WANG Yan-shuang, ZHU Hai-feng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of bear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Journal,第481卷,974-979页,2011.( EI收录号:20112914165842) [26] 王燕霜,祝海峰,刘喆.陀螺电机轴连轴承生热分析.2011,35(12):80-83. [27] 王燕霜.浅谈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2010,(4):294 [28] 王燕霜,宋磊.《机械系统设计》课程创新型教学实践及改革.2010,(5):187-189 |
|
[29] 王燕霜,邓四二. 流变模型对航空润滑油拖动系数计算的影响,航空学报. 第30卷,第2期,220-225页,2009.(EI收录20091111955619) [30] 王燕霜,邓四二,杨海生,李云峰,王恒迪.非牛顿特性对重载点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影响, 航空动力学报,第24卷,第3期,181-185页,2009.( EI收录20091612036318) [31] 王燕霜,邓四二. 滚/滑接触中HKD航空润滑油拖动特性试验研究,兵工学报,第30卷,第7期,958-961页,2009.( EI收录20093612285169). [32] 王燕霜,王恒迪,邓四二. 重载点接触热弹流润滑中油膜速度分析. 机械设计,第26卷,第2期,73-75页,2009. [33] 王燕霜,邓四二,李云峰. 航空润滑油拖动特性动态数据库的建立.机械设计与制造,第1期,70-72页,2008. [34] 王燕霜,邓四二,杨伯原. 润滑油牵引力测量系统的研制.润滑与密封,第33卷,第3期,89-92页,2008. [35] 王燕霜,邓四二,王恒迪等.重载点接触热弹流润滑中滚子表面剪应力分析. 机械传动,第6期,91-93页,2008. [36] 王燕霜,宋磊,邓四二. 重载点接触热弹流润滑中油膜温度分析. 润滑与密封,第33卷,第6期,20-23页,2008. [37] 王燕霜, 邓四二,杨伯原. 润滑油五参数流变模型的研究,摩擦学学报, 第 27卷,第5期,461-466页,2007.( EI收录074610915577) [38] Yanshuang Wang and Boyuan Yang.An Investigation into Grease Behavior in Thermal EHL Circular Contacts, Tribology Transactions ,第 49卷,第3期,449-453页,2006 .(SCI收录,JCR二区,影响因子1.418). [39] 王燕霜, 杨伯原, 王黎钦. HKD-1型航空润滑油特征剪切应力及有效粘压系数的确定的研究, 摩擦学学报,第26卷,第1期,68-76页,2006 (EI收录06129773098). [40] 王燕霜, 杨伯原,王黎钦. 高压高剪切率下润滑剂剪切弹性模量的确定,航空动力学报,第21卷第1期,181-185页,2006.( EI收录06199868583). [41] 王燕霜, 杨伯原,王黎钦.航空润滑油粘温特性动态数据库的建立,润滑与密封, 第1期,45-47页,2006.(EI收录06159819268). [42] 王燕霜,杨伯原,王黎钦,等.弹塑性流变模型在脂润滑特性分析中的应用,摩擦学学报, 第25卷,第2期,159-163页,2005.( EI收录05219118751). [43] 王燕霜, 杨伯原, 王黎钦.4109航空润滑油流变特性的分析及计算.润滑与密封,第1期,55-58页,2005.(EI收录05169051105). |
|
[44] 王燕霜,徐红玉,杨伯原, 王黎钦.HKD-1型航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河南科技大学学学报,2005,26(4):28-20. [45] Y. S. Wang, B. Y. Yang, L. Q. Wa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raction Coefficient in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Tribotest ,第11卷,第2期,113-124页,2004 .(EI收录号:05068830659). [46] 王燕霜, 杨伯原, 王黎钦, 等. 4106航空润滑油拖动特性研究,摩擦学学报,第24卷,第2期,156-159页,2004.( EI收录04298266442) [47] 王燕霜,杨伯原,王黎钦.两种航空润滑油的运动粘度的实验测定.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25(6):13-15. [48] 王燕霜,杨伯原,王黎钦.系列高速高压润滑剂流变特性参数的确定.轴承,2004,11:24-26. |
发明专利: |
[1] 王燕霜,李璞,曹佳伟,李燕,高鹏飞.一种变桨轴承径向游隙的确定方法, ZL201310191556.9,发明专利. [2] 王燕霜、祝海峰、高鹏飞、承军伟、李璞、曹佳伟、李航、李燕. 中国, 一种轴承轴向加载测量装置, ZL 201110409065.8,发明专利 [3] 王燕霜、尹宇鹤、李璞、曹佳伟、李燕、袁倩倩 ,中国, 一种双圆盘式润滑油拖动力试验机, ZL 201210286084.0, 发明专利 [4] 王燕霜、曹徍伟、承军伟、高鹏飞、祝海峰、李璞、杨伯原、李航、张贝 ,中国, 润滑油弹流摩擦特性测量仪, ZL 201110426951.1,发明专利王燕霜、曹佳伟、李璞、高鹏飞、承军伟、杨伯原、李航、祝海峰、张贝、袁倩倩、李燕 ,一种球盘式润滑剂弹流摩擦力测试仪 , ZL201110372454.8,发明专利。 [5] 王燕霜、李璞、曹佳伟、李燕、袁倩倩, 一种球盘式摩擦试验机用局部环境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ZL201210285652.5,发明专利。 [6] 王燕霜,袁倩倩,曹佳伟,李璞,李燕. 特大型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静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ZL 201210272263.9, 发明专利 [7] 王燕霜,袁倩倩, 李璞,曹佳伟,李燕,高鹏飞. 一种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动载荷承载曲线的设置方法. ZL201310203333.X, 发明专利 [8] 王燕霜,李航,薛玉君,袁倩倩,曹佳伟,李燕,李璞。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原始接触角的设计方法. ZL 201310089323.8. 发明专利 [9] 王燕霜,李航,薛玉君,袁倩倩,李璞,曹佳伟,李燕。 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沟曲率半径系数的设计方法. ZL 201310089322.3, 发明专利 |
|
[10] 王燕霜,曹佳伟,袁倩倩,李璞,李燕,高鹏飞. 一种变桨轴承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ZL20131019150 7.5, 发明专利 |
|
|
|
|
|
|
|